黎城

招商网

黎城招商网  >  黎城招商引资

黎城招商引资

黎城县黎城县位于长治市东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的“东大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黎城县位于长治市辖区东北部,是太行山中的一个小型山间盆地,东与河北省交界、北与晋中为邻,是山西省的“东大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黎城是块“风水宝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经济繁荣、前景美好。面积1120平方公里,人口14.81万。县政府驻城关镇。2002年,被国家爱委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中央精神文明办授予黎城县“中国文明城镇”称号。黎城县 - 历史沿革清漳河黎城,春秋为黎侯国。汉、三国迄两晋,为潞县也。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废潞县,置刈陵县,县冶设于今李庄乡古县村,为黎城境内建县之始。隋开皇十八年(958),更名黎城县,此为以黎城名县之始,从此与潞城各自为县。唐初,先属韩州,后属潞州,隶属河东道;天二年(905)改为黎亭县。五代唐复为黎城县。宋属河东路潞州,天圣三年(1025)迁县城于原县治东南4公里的白马驿,即今县城;熙宁五年(1072)并入潞城县;元右元年(1086)复置黎城县,自此县名历代不改。金属河东南路潞州,贞三年(1215)升涉县为崇州,黎城属之;贞右四年(1216)崇州复为县,黎城仍归潞州。元属晋宁路潞州。明代中前期属冀南道潞州,嘉靖八年(1529)升潞州为潞安府,黎城属之。清属冀宁道潞安府。1912年(民国元年)废府,以道承省统县,黎城属冀宁道。1930年(民国19年)废道,直隶于山西省政府。1937年(民国26年)山西确立专署 ,署黎城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40年(民国29年)将三区偏城、宇庄等54村划出,设立偏城县。1941年(民国30年)9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太行行署四专署。1943年(民国32年)10月31日,为适应抗日斗争形势需要,为黎城为黎城,黎北两县;1945年(民国34年)11月5日复合为黎城县。1948年(民国37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属太行三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恢复山西省建制,黎城属长治专区。1959年1月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1979年改为晋东南地区行政区署,黎城仍为其属县。1985年4月30日,国务院撤销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黎城划归长治市管辖。黎城县 - 气候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黎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象,为半湿润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热而多雨,秋季有时涝有时旱一般比较凉爽。1、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0.7℃,最热月为7月份(历年平均23.6℃),最冷月为1月份(历年平均-4.3℃);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9.3℃(2002年7月15日),历史极端最低气温-22℃(1972年1月28日,2002年12月26日)。气温的黎城县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等温线的走向与等高线的走向基本一致,最暖的地方为清泉、漳河沿岸,最冷为樟树垴。2、降水量:历年平均降水量519.0mm,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最高年760mm,最少年仅有340mm。年内分布亦不均,主要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到全年降水的60%以上,日最大降水量108.2mm(1996年8月4日)。降水量的区域分布为: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量也随之增大,山区比平川年降水量偏多100mm左右。3、其它气象要素:历年平均无霜期184天,最多风向为东北风(NE),最大积霉深度22cm,最大冻土深度60cm,全年平均大风日数为8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48.5时。4、主要气象灾害:干旱是影响黎城县农业生产的最大自然灾害,群众中有“十年九旱”的说法,春旱几乎年年都出现,只是程度不同,较为严重的春旱平均一年半一次,伏旱平均二年半一次,其次气象灾害是干热风、冰雹、大风、雷电等。黎城县 - 地理黎城县风光黎城县位于太行山东翼南段,属黄土高原一部分,以中等构造剥蚀侵蚀山地为主。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系复杂的山脉盘结而成。纵观黎城县,四面环山,中间低凹,山多川少,地形复杂,是太行山中的一个小型山间盆地。县境内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的全榆洼顶,海拔为2020米;最低的黄崖洞镇清泉村清漳河谷地,海拔为622米;县城海拔为750米;黎城县平均海拔800米。黎城县山区约占总面积的58%,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1%,平川约占总面积的11%。(1) 山地地貌:分布黎城县西北部,海拔1212--1560米,相对高差在1000米以上。山体主要由石英砂构成。山岭顶部及缓坡上覆盖着深浅不均的黄土。该区山峰突起,地形险要,雄伟壮观。黎城县较著名的大山有76座,县境东部有东大寨脑、大雨槐脑、马鞍山等18座,以东大寨脑为最高,海拔1,360米;南部有瓜皮岭、洪山、桃儿山、东向交等4座,以东向交为最高,海拔1273.5米;西部有全榆洼顶、马尔背、广志山等20座,以全榆洼顶为最高;北部有黄岩脑、牛王盘、板山等34座,以黄岩脑为最高,海拔2008.5米。境内诸山,均属太行山的余支。(2)丘陵地貌:主要为边山残存的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分布于山地和山间盆地的过渡地带,海拔560--970米,相对高差200米左右。丘陵区黄土覆盖深厚,坡度较大,森林覆盖较差,故侵蚀严重,沟壑交错,梁峁纵横。(3) 河谷平原地貌:分布于源庄、南委泉、西井、东崖底以及平头、上遥、西仵、程家山等乡(镇)的河谷地带。海拔560--770米。由于河谷狭长坡度大,三级阶地和洪积扇发育不好,一级阶地分布较为普遍,是河谷地貌的主要单元。黎城县 - 资源村民在制作黎候虎土地资源黎城县总土地面积1665987.8亩,其中耕地面积300564.2亩,园地面积31585.9亩,林地面积422911.3亩,牧草地面积347769.2亩,建设用地面积74781.4亩,未利用地面积410284.8亩。黎城县土壤划分为二个土类(褐土、草甸土),三个亚区,20个属,59个土种。其中以 褐土为最多,占总面积96.8%, 遍布在黎城县各乡镇。其次是草甸土,占总面积的4.3%, 分布在清漳河、浊漳河及其支流两岩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水资源黎城县主要河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和清漳河,分别从南北由西向东过境,以横岭为界,流入浊漳河的有平头河、中庄河、原庄河、小东河,流入清漳河的有龙王庙河、大南河、白寺交河、南委泉河、柏官庄河、源泉河、香炉交河。黎城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851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储量0.97亿立方米,重复水量为0.88亿立方米。矿产资源黎城县矿产资源丰富,矿种比较多,主要为黑色金属和非金属。黑色金属主要公布于北部,而南部则以非金属矿产居多,主要矿种有铁、硅石、白云岩、石灰岩、石膏、花岗石、钾矿(含钾岩石)、紫砂岩、以及磷矿、红石板、石棉蛭石、粘土以及河砂等。现已开发利用的有铁、硅石、白云岩、石灰岩、石膏、花岗石、紫砂岩、红石板、粘土及河砂等。1、铁矿区:位于古寺头、南委泉、东崖底一带。铁矿区南起古寺头,北至东崖底以北的小寨、方向岭,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10260万吨,保有储量9800万吨,预测远景储量1.2亿吨。2、硅石区:位于上遥、平头、东崖底一带。南起上遥、平头一带,北至东崖底,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现有储量1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硅石储量大,质量好。3、白云岩区:位于上遥、平头、南委泉一带。南起上遥、平头,北至南委泉以南,总面积100—130平方公里,现有储量4640万吨,预测储量20亿吨。4、优质石灰岩:位于程家山、岩井、洪井、西井一带。在黎侯、程家山、岩井一带,储量1276万吨,预计远景储量达1亿吨,公布区广,储量大,层位多,CaO一般在52.54%,最高达55%。5、石膏区:位于黎侯镇、岩井、程家山一带。现有储量146万吨,预计远景储量达560万吨,含量60—90%,硬石膏一般小于5%。6、钾矿区:赋存于长城系串岭沟组地层中,硅石层下部,境内延长40公里,含矿层厚度100米,予矿体厚5--22米,K2O品位8--12%,总储量10亿吨以上,急需开发。7、磷矿区:两种类型,一种是沉积磷块岩,产于常州沟组地层中,厚度小,品位高。第二种是产于变质岩中的磷灰石矿,分布在西头一带,71年212队交过勘探报告,75年县里在此办磷肥厂,79年下马。8、花岗石区:位于南委泉至东崖底一带,产于度质光带的辉绿岩脉,经过勘探和加工试用证明板材质量上乘, 地质储量2680万立方米。9、紫砂岩区:位于柏峪脑至柏官庄一带。分布在柏峪脑以北,柏官庄以南,储量10亿吨,现主要以个体或集体加工。黎城县 - 交通黎城县境内长邯铁路(境内长42公里)、长邯公路(309国道,境内长24.44公里)斜贯东南,黎左公路(207国道,境内长46公里)、涉武公路(境内长3.8公里)交汇县中,阳涉铁路(境内长2.7公里)、长邯高速公路(境内长26公里)穿县而过;乡乡镇镇通油路(乡镇公路6条,82公里),村村通水泥路(229个村通水泥路,293公里)。黎城县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为主干线,县、乡、村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以公路建设为主的“三步走”战略,五年迈出了三大步,构筑起了以高速公路国道为主干线、县乡公路为支线、村村通水泥路纵横交错的出境跨区大交通网络。黎城县境内公路里程总计为1069.8公里,其中国道98公里,高速公路26.8公里,县道105公里,乡道190公里,村道660公里。特别是长邯高速公路西接长太、长晋高速公路,东连邯郸京深高速交汇点,是省重要的出境公路之一。2001年以来,黎城县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村村通”班车(公交车)工程。截止,黎城县共完成通水泥路村249个,通村水泥路(油路)总里程达到890公里,黎城县99%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乡镇通车率为100%,行政村通车率为99%以上,使农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黎城县 - 经济黎城县工厂黎城县发挥区位、资源、人文、生态四大优势,大力实施“项目带县、工业强县、能人活县、环境立县、和谐兴县”战略,积极推进“三化”建设,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07年,黎城县生产总值完成18.5亿元,较上年增长9.6%;财政总收入完成2.76亿元,增长11%;工业增加值完成8.51亿元,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7亿元,增长 16.3%。农业按照“产业为要、规划为先、重点突出、全面推开”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完善村镇规划,彰显农村特色。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工业坚持以工业新型化为方向,把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型产业规模化有机结合起来,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型产业的培育壮大,扎实推进工业强县进程,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在总量、效益、实力上的快速提升。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加速发展新型产业。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黎城县 - 社会事业美国油葵科技培训每年达15000人次以上,发放科技宣传资料4万多份,科技培训260余场,发挥高科技示范园区作用,努力引进试验新品种累计达60多个。黎城县先后成功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10多项,有不少已成为促进黎城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骨干品种。卫生事业黎城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3所,其中县直单位5所,乡镇卫生院及分院16所,村卫生所312所,个体诊所8所。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中,县人民医院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县中医院为二级甲等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中,东阳关镇中心卫生院、西井镇中心卫生院为一级甲等卫生院;上遥镇中心卫生院、南委泉卫生院、黄崖洞镇中心卫生院为一级乙等卫生院。通信事业黎城网通在黎城县分布58个程控接入网点,黎城县251个行政村百分之百通程控电话,现电话用户突破2万部,到达23000部;拥有技术先进、四通八达、高速率、广覆盖的通信基础网络,同时具有独立完整的本地数字电话交换网、无线市话网和IP骨干互联网,成功实现了由单一网向综合网、由窄带网向宽带网、由电话网向信息网的转变;小灵通业务异军突起,宽带业务全面提供ADSL、FTTX+LAN、WLAN等丰富接入手段,宽带用户、小灵通用户迅猛增长。黎城县 - 名胜古迹黄崖洞黎城县黄崖洞在黎城县北东崖底镇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岭下,面对狭长的河谷平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因一座海拔1600米的黄色崖壁上有一个可容百人的天然山洞而得名。这里是八路军兵工厂旧址,也是“黄崖洞保卫战”的战场遗址。四周奇峰绝崖,巍峨雄浑,集太行雄奇、壮美于一体,是一处新开辟的旅游胜地。黄崖洞,陡峭的山势,奔腾的飞瀑,葱茏的林木,构成了一处天然的公园。广志山在黎城与襄垣两县搭界处有一座海拔1807米高的广志山。广志山俗称广志垴,又名中阳山。基于广志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解放以后,黎城县在这里建立了药材场,进行经济开发。他们种植品质优良的党参、连翘、黄芪、柴胡等数十种名贵药材;还饲养着许多活泼可爱的梅花鹿,鹿儿活蹦乱跳,煞是好看。老君庙在广志山翠松之间,掩映着一座千年古刹---老君庙。老君庙始建于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是上党地区员古老的寺庙之一。供奉的乃是道教鼻祖、曾将孙悟空炼成钢筋铁骨、火眼金晴的太上老君。老君庙在古时曾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前后三殿,一殿更比一殿高。大殿悬梁挑角,雕梁画栋。可惜年久失修,现仅存梳妆楼、戏楼和厢房数间。城隍庙座落在县城河下街,坐北向南。该庙始建于宋天圣三年(1025年)。城隍庙将门作楼,系三层重檐,故俗称三节楼。现存建筑主要有门楼和正殿。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属明代风格。台基呈长方形,长18米,宽12米台高2.35米。 门楼正中横挂一匾,上书“群峰环翠”。屋顶形制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正脊、吻兽、垂兽、戗脊兽、套兽,均为黄绿相间琉璃造。山花出际施博风板,悬鱼作卷云如意式 斗拱均为五铺作双下昂。用材粗壮宏大,巍然壮观,为黎城古建筑之冠。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六椽伏前后接乳,通檐用五柱,基本上为现代风格,台基边长18米,呈正方形,台高1.37米。 殿内一排前金枝,屋顶形制为悬山顶,正脊、吻兽均为黄绿相间琉璃造,斗拱均为五铺作双下昂,威严肃穆。黎城县 - 文化黎城县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黎城县积极打造廉政文化“品牌”,在丰富廉政文化内涵、打造廉政文化理念、提升廉政文化品位、加强廉政文化管理方面积极探索,以“廉政”为主题,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进农村活动,使廉政文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全社会营造了敬廉崇洁的浓郁氛围,为构建黎城县惩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黎城县为对接廉政文化建设,迅速启动了各具特点、有声有色的廉政文化宣传活动。县电视台率先开播了廉政格言警句和廉政公益广告,一批反腐题材电视剧也陆续播放。县政府网开设了党风廉政建设网页,全县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中的新情况、新经验得到快速传播。《黎城纪检监察信息》也对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引导。引人入胜的《廉政图》游戏、琅琅上口的廉政童谣,生动的廉政文化课,专门开设的廉政教育培训中心。黎城县 - 教育黎城县西井中学黎城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2007年到2008年,多方筹措教育资金6200多万元用于改善全县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全县的基础设施得以全面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全县中小学的办学条件,黎城县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教育资金。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全面铺开项目建设。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是想方设法自筹资金,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筹集资金35万元为全县中小学校添置计算机、打印机等网络教学设备、教学光盘、教学软件;筹资60万元为全县13所小学、37所完全小学配备了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32万元为全县8所中小学更新配备了理化生物以及自然等仪器设备。四是积极争取银行贷款,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就学。黎城县 - 历史名人黎城县冯奉世(公元前?—前39年),字子明,西汉上党潞(今黎城县七里店村,汉时黎城属潞)人,战国时上党太守冯亭之后。武帝末,冯奉世选为郎官。靳荣藩(1726—1784),字价人,号绿溪,黎城麦仓村人。出生诗书之家,聪慧好学,博览强记,通读经史,清乾隆九年(1744)中举,十三年中进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任河南省新蔡县知县。王发越(1794—1858),字英斋,号兰溪,黎城南委泉村人。出生贫苦农家,幼丧父母,依兄成人。王四虎(1855—1906),黎城子镇村人。童年家贫,不满10岁就离乡背井,流浪涉县、武安一带,乞食度日,幸被一武安落子艺人收为徒弟,进戏班学戏。即走村串社,受聘坐科传艺。常樾(1884—1912),字子发,黎城城内小南街人。出身寒微,不为境遇所挫。少负大志,胆识过人。每与友人谈论海外革命,则拍案曰:“中国欲不亡,非实行革命不可!”崔振芳(1922—1941),山西洪洞县人,1937年(民国26年)冬参军时才14岁。年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当特务团成立第三营时,他调三营七连当司号员。王士杰(1910—1942),又名仁虎。黎城东井村人。出身中农。抗日战争英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赠给他“气节凛然”匾额一块,把他的尸体葬在长畛背村,并刻石以示纪念。石寸金(1893—1962),黎城西井镇樊家窑村人。给地主当长工30年。1943年(民国32年)春,太行山区久旱不雨,他响应党的号召,联合18户贫农组成黎城县第一个互助组,挑水点种,秋后喜获丰收,度过了荒年。石牛弟(1919—1973),女,祖籍河南省林县仙岩村,抗日战争前逃难到黎城县背坡村落户。省级劳模。她曾四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劳动生产积极分子”、“劳动模范”、“红勤巧俭女标兵”等光荣称号。王廷佐原名恩贤,字廷佐,黎城城关镇坑西村人,长治四中毕业。参加革命后,先后任县牺盟会协助员、区长、财政、民政科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扩展新区,调任太行二专署民政科长、三专署秘书主任。史纪言(1910—1983),字左卿,黎城东阳关村人。同王中青等同学参加“大众文艺研究社”,“太原青年文艺研究会”等文学社团活动。康丕烈(1917—1983),名武岐,黎城西庄头村人,幼年聪慧好学,先后任黎城县政府秘书、壶关县民政科长、长治县民政科长,在开辟新区工作,发动群众开展反奸清算斗争中成绩显著。张岷山(1913—1986),原名引江,黎城龙王庙乡榔坡村人。1935年(民国24年)任东阳关高小教师。讲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给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张步英(1913—1990),原名张步瀛,字艳唐,黎城洪井村人。他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生产自救,除奸反霸,安定社会秩序,给陵川人民留下深刻印象。黎城县 - 文化遗产黎侯虎黎侯虎黎侯虎,发祥于山西黎城县,因黎城古称黎侯国而得名,是黎城民间手工技艺的一朵奇葩。黎侯虎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民间风俗,后经过3000年历史演变,逐步完善定型于今天集故事、草编、刺绣、剪纸、书画于一身的独特造型。黎侯虎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第一虎。黎侯虎是黎城民间手工技艺的一个缩影,集历史传说、虎的原始崇拜、图案纹饰和所昭示的信仰与审美观念为一体,民间赋予黎侯虎以赐福增寿、镇宅祛邪、安家生财等民俗功效。表现了黎城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鲜明的民俗特性,是黎城地域里人们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的特定惯例。1998年农历虎年,黎侯虎被邮电部定为生肖邮票图案,使黎侯虎一下子名闻中国。黎侯虎名扬海内外,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8年7月,黎侯虎被正式确定为北京奥运会民间工艺参展品,奥运会期间将在北京地坛公园向中外朋友进行为期15天的展示。
招商热线:400-151-2002
投资指南

黎城县黎城县位于长治市东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的“东大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黎城县位于长治市辖区东北部,是太行山中的一个小型山间盆地,东与河北省交界、北与晋中为邻,是山西... 更多

投资黎城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长子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襄垣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壶关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长治产业扶持政策

    黎城土地出租出售     黎城厂房出租出售     黎城仓库出租出售     黎城写字楼出租出售

    黎城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51-2002,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51-2002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产业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